国家卫生健康委于8月2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介绍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疫工作,坚定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
今天的发布会以“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为主题,重点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的有关情况。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女士;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应军先生;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中心卫生院院长魏国良先生。
请他们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新华社记者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请问目前各地落实情况如何?《举措》出台为城乡居民带来了哪些便利?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分布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广大群众也迫切希望在家门口能够获得及时、便利的就医和健康服务。为进一步方便城乡居民就近获得卫生健康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结合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深入基层调研的情况,根据群众需求和我们当前服务实际,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在基层便民举措中,重点着眼于近期,也就是说从2023年到2025年间,我们提出围绕着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以及做好慢病管理等这些方面。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种,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改善基层就医服务环境等。
各地在具体推进中,也将根据三年行动安排,结合各自实际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也就是说,并不要求要“一刀切”一蹴而就。同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丰富和细化相关措施。就目前来看,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和落实这样一些措施,比如北京、上海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了门诊的延时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上班上学的居民,能够在基层社区得到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浙江、广东等省份也积极推进慢病长处方服务,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配药开药,减少开药频次。还有像吉林、湖南等省份,全面推进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结算工作,也就是说把村卫生室也都纳入到医保定点,更加便利村民就近看病开药。这些做法,都让群众在基层看病就医更加省心也更加舒心,得到了广大居民朋友的欢迎和肯定。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此次发布的基层便民惠民举措提到,要推动中高级职称医师日常值守门诊,我们发现在偏远地区的基层机构日常会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会不会对这项工作的推进造成影响?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也确实问得很关键。推进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守门诊,这样的措施目的是希望能够提升我们基层门诊服务的质量和首诊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病的就医需求。应该说,群众这方面的需求确实比较大。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地方经过努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逐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像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说的,确实我们现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存在着人员不足,特别是中高级职称的医师缺少的情况。为此,我们也提出来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一是基层医疗机构本身要通过内部的合理调整安排,调配人力,用好自身的人手。二是县区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要统筹好二三级医院的资源,能够更好下沉基层,加强外部力量的支援。三是我们现在正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医疗集团等等的建设,这些医联体、医共体也要切实发挥作用,本身他们也建立了相关制度,由牵头医院定期下派一些医务人员到基层坐诊,实现医共体内部人力资源的共享。当然,确实还有一些偏远地方、服务人口少的乡村,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巡诊这样一些方式来实现服务的下沉。当然,对于个别现在确实存在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积极创造条件,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力争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十项举措很多并不是要“一刀切”的,各个地方的情况差异还比较大,也不要求一蹴而就。就是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努力推动这些工作。
各地在这些方面也在积极探索,也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重庆探索“县聘乡用”,每年区县级医院,按照新招的执业医师数的80%,置换出来本院一些成熟的专业人员,优先安排中级以上的人员到基层去服务,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制度化的安排。山东参照“驻村第一书记”的做法,从二级以上医院累计选派了六批1900余名优秀的业务骨干到偏远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充实力量。广西的上思通过县人民医院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名医工作室,带动基层相关专科团队建设,让优质服务惠及基层群众。类似于这样的一些做法,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以,我们也是在总结地方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面上来推进这项工作,希望能够逐步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北京市的一些社区门诊按照通知要求也开设了延时服务,这样会不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会不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谢谢。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陈应军
谢谢您的提问和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关心。2023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了延长服务时间专项提升行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日延时服务至20时,周末正常开诊。另外,在我们郊区县设置120急救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一到周日提供24小时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夜间值守,提供24小时服务。截至8月份,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时服务惠及421万人次。近几年,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延时门诊到晚上8点,周末和节假日,除了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还开设了口腔、中医、针灸、推拿等门诊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地享受健康服务。2023年上半年,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时服务门诊达到了9790人次,周六日、节假日门诊量达到了36322人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7430人次。
延时服务更好地方便了上班上学的人群,增强了居民就近获得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当然,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负担。为了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延时服务当中,马家堡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激励补偿机制。针对参加延时服务的医务人员,提供适当绩效补贴,合理安排调休轮休。另外,我们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一定优先,有效地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谢谢。
健康报记者
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基层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应增加了。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关心关爱基层医务人员的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
谢谢您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关注。因为基层医务人员更贴近城乡社区,也是群众日常就近看病就医和获得基本卫生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在面对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和一些突发灾害的时候,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对于这支队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的要求。大家知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所以说,这支队伍无论在平时还是在灾害到来的时候,他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也看到,近期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京津冀、黑吉闽多地受灾的情况下,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提到,洪涝灾害期间,基层的工作量,还有工作难度都相应增加,各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这期间也充分发挥覆盖城乡、贴近群众的优势,很多医务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冲在一线,积极参与到防汛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中。包括但不限于及时转运伤员、病员,在临时安置点提供巡诊服务、开展救治工作,也通过一些远程医疗,来满足山区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再一个,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病卫生宣传教育,普及一些自救互救卫生防病知识,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再有,配合开展灾情的监测与报告,科学开展消杀,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防止各类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还有,参与到一些灾后重建,加强医务人员、相关药品和设备的调度和配备,及时恢复正常的诊疗服务等等,这些都为抗洪救灾、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所以,近年来,为了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政策。各地也积极推动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在职业发展方面,明确基层医务人员评聘的优惠条件,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岗位的比例。在薪酬待遇方面,提高基层绩效工资水平,设置全科医生岗位津贴,完善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等等,稳步提高基层人员的收入。此外,我们也积极健全基层医务人员荣誉表彰制度,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在各类评奖评优中向基层医务人员倾斜。在每个月推出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的月度人物和每年的“最美医生”,大家都能看到基层医务人员的身影。在今年的“中国医师节”,中宣部、国家卫健委评选出的2023年度“最美医生”中,也有两位来自于基层的医务人员。
所以,在此我也希望我们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更加关心基层医务人员,广大媒体和记者朋友也能够挖掘出更多的基层医务人员为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树立更多的典型,更好地传播正能量,共同关心关爱好这支基层医务人员队伍。
刚才这位记者也谈到洪涝灾害,我们今天参加发布会的还有来自河北涞水县基层一线乡镇卫生院的魏国良院长,他是来自于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我想借这个机会也请他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他们在抗洪救灾方面做的一些具体的事情。谢谢。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中心卫生院院长
魏国良
大家好!我是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中心卫生院院长魏国良,首先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社会各界对我们灾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们面对洪涝灾害所开展的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这次洪涝灾害,我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属于重灾区,设施设备损失十分严重。洪水来临前,我们卫生院做了充足准备。7月31日突发史无前例的特大山洪,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我们连夜配合组织转移群众,把危险区域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对老幼病重等重点人群进行医疗观察救治。因为连续强降雨,辖区内发生泥石流灾害,导致九龙镇30个行政村断路断水断电断网,给我们的医疗救治工作带来巨大困难。我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救治工作小组,入村巡诊小分队、消杀指导小组,奔赴各行政村,为辖区内居民展开医疗救治和指导消杀等工作,及时清淤、抢修水电设施和受损设备,恢复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及时将病人转回院内,开展正常治疗。洪水造成多处道路桥梁损毁,车辆无法通行,我院医护人员携带相关药械,跋山涉水,徒步去村里送药送水,逐户了解慢性病患者病情变化。卫生院工作人员和支援我院的医务人员去到断路的村开展诊疗和消杀工作,我们对安置点每日进行环境消杀工作。同时,对安置点居住人员开展每日居民健康监测,在居民健康监测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名7岁的小男孩患有鞘膜积液,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对口帮扶单位涞水县中医院,给予及时救治,并按规定减免了相关医疗费用,目前患者已治愈出院。这次灾害发生后,各级医疗机构第一时间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前后共有30余人进驻九龙中心卫生院,帮助我们抢修设备、提供药品、供给生活物资,只要我们有需求,必会全力保障。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就恢复了基本功能。在那一刻,我们在保证居民医疗服务方面,心里既踏实又有底气,感觉到我们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怕。谢谢。
中国社区报记者
便民惠民举措中包含了针对慢性病患者、“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内容,请问陈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如何落实的?谢谢。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陈应军
谢谢您的提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重点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儿童,还有慢性病患者等。在中心就诊的老年人超过了半数。为落实便民惠民举措,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重点人群推出了系列措施。首先,我们积极健全健康服务网络,统筹利用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社区资源,对独居、空巢、低保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家医签约建立固定、连续的服务关系,家庭医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居民提供诊疗、随访、健康指导等服务,主动关心关爱重点人群的健康。
我们还针对老年人多的特点,结合专病特色门诊建设,联合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协和医院等专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认知筛查、骨质疏松、防跌倒、肌骨康复等工作。还可提供社区药事服务门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等特色服务。比如,辖区有一位刘老先生,他是72岁高龄,高血压40多年了,近半年得了腔隙性脑梗,近两个月他的记忆力明显下降,就诊时经常忘了自己开什么药,问他早上吃了什么,也记不得了。家庭医生关注了他这个情况,给他进行了量表筛查,通过筛查发现他有轻度的认知下降,及时把他转诊至宣武医院专家处,对他进行干预指导,并在我中心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推出了“三优先”服务,优先就诊、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还提供送医送药上门等工作。2023年上半年,提供上门服务870多人次。我们为儿童疫苗接种提供线上分时段预约等服务,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针对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开展疫苗接种、健康教育进校园等活动。我们还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及时精准转诊等服务,通过北京市基层卫生预约转诊平台,可以为患者预约到全市一百多家二三级医院的专科号源。签约老年人在社区就诊,还享受“1+1”的医保基金优惠,即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普通医师医事服务费(20元)减免1元(加上医保报销的19元,相当于免费)。签约老年人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到二三级医院,就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金额增加1元。2023年上半年,我中心为600多名患者提供转诊服务。2022年共减免老年人医事服务费约37万元。2023年上半年已经累计减免26万元。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通知中不少举措都提到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如何让普通居民通过家庭医生的签约得到更多获得感?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傅卫
谢谢您的提问。我想先讲一个概念,什么是家庭医生?在我国所提到的家庭医生,是以全科医生为主,由各类相关专业医生所组成的,主要服务特点是综合、连续、紧密,主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如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平台,通过签约的形式,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一些约定的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比如说像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接种、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这样一些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健康咨询、就医指导、转诊预约等服务,也有一些地方提供上门服务、家庭病床等个性化服务内容。
您也提到,要让普通居民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有更多的获得感。因为我国目前家庭医生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签约服务起步时间不算长。目前来说,主要面向一些重点人群,例如刚才陈主任提到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开展签约服务。很多上班族工作人群,利用基层卫生服务的机会不多,对签约服务感受不是很强。我想,这是个发展过程,需要我们供需双方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积极引导专科医生、二三级医院医师以及一些非公立医院医师,都加入到家庭医生队伍里来,扩充服务力量,让签约服务更可及。推广一到三年的灵活签约协议周期和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等功能社区签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丰富签约服务形式。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基层机构,为残疾人、失能失智老人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上门服务、家庭病床等雪中送炭的个性化服务,拓展签约服务内容。大家在这方面不断努力。
今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在这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签而有约 共享健康”主题活动。一方面引导更多群众利用签约服务,同时也推动家庭医生主动联系和服务签约居民。在这次出台的基层便民举措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之间的联系,针对重点人群做到签而有约,切实履约服务。对于一般的签约人群,家庭医生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定期推送相关信息和健康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日常联系。
我们也希望广大居民更多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动和家庭医生加强联系,逐步建立起双向互动关系,使家庭医生逐步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医生朋友。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相关情况,以及基层医务人员在灾后服务群众等方面,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也相信,随着各项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获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更多,也会更加方便。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